什麼是圖像使用介面(GUI)
Graphical user interface(簡稱GUI)稱為圖形使用者介面,為使用者介面(user interface,簡稱UI)的形式發展進程之一。在人機互動的介面演變過程中,GUI改進了前一階段的命行介面(command-line interface,簡稱CLI)形式。有別於CLI以文字、語法程式進行指令性的介面互動,GUI的介面互動著重在以電子工具,如鍵盤、滑鼠等中介載具操圖形化介面。在圖形使用者介面中,電腦畫面顯示以視窗、圖示、按鈕等圖形,表示不同目的之動作,對於使用者來說在感官上更易於接受,也讓視覺訊息更為美觀,使人與電腦的溝在學習上更為簡單且視覺化。
GUI的特色
從文字命令進展到圖形化介面,在介面應用的變革上,著重於一般資訊的任務處理更為便利,不論是工具列、收拉式選單、圖示、拖拉操作以及點擊執行等概念,GUI圖形化介面要比單純的文字訊息介面,需要更多的運算能力與處理過程。因此GUI的特色包含了桌面的圖像隱喻、指標裝置的操作,以及眼見為憑式的視覺圖示。較原本指令式的文字輸入介面,更為豐富且容易判讀與理解。
以Windows XP系統的GUI介面為例,摘要幾點說明:

1.桌面環境:GUI介面中,桌面概念的定義為,讓操作介面上放有各種應用程式和資料的圖示,使用者可以依此開始工作。而桌面上的圖像,則以隱喻性的方式表示其所標示的功能。
2.視窗:所謂視窗,是指在桌面的運行環境下,使用者可以在視窗中操作應用程式,以進行資料的管理、生成和編輯。視窗可以是多檔案介面(multiple document interface),在同時開啟多個視窗以進行多重管理的檔案操作。
3.工具列與選單:將系統命令以階層的方式顯示出來的一種形式。
4.按鈕:將利用程度高或是重要的命令,用圖形特別表示出來,配置在應用程式中,成為按鈕。
5.指標裝置的操作:指標裝置一般指滑鼠。滑鼠作為溝通工具對GUI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衍伸發展出單雙擊(click)、拖曳(drag and drop)、複製與貼上(copy and paste)等的動作,與傳統的鍵盤文字輸入產生區隔。
GUI的應用
GUI目前使用於電腦之外,還廣泛應用於手持式行動裝置,如智慧型手機、行動影音播放器、攜帶型多媒體播放器與遊戲機,以及家用電器產品與辦公室配備等。此外,針對GUI概念延伸出的各種裝置與作業系統,包括:自動提款機、大眾交通指引系統、導覽機與販售系統等,在現今也廣為使用。
觸控式螢幕普及之後,融合了GUI與觸控介面,提升不少工作效率。直接以手指、或者觸控筆,甚至是以肢體手勢或者體感來操作螢幕上顯示的按鈕、圖示,以進行動作;或是多手指作業系統與GUI介面的結合。都將是未來應用發展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