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報稅

公司報稅

如果你問我自成立公司做生意這兩年多以來,最真煩的事是什麼?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,就是為公司報稅!做生意跑業務就是難,也只是難在客人如何自動走上門,然後又如何信任我們的網頁設計和網頁seo優化能力,但網頁設計seo服務畢竟是我們的本業和專業,這些都是我們有能力做到,做好的;但為公司報稅就不一樣,特別我們是有限公司,一定要有專業、合規的審計師或會計公司進行審計。

所謂生於斯、長於斯、獻於斯,成立公司,無論是開有限公司還是開無限公司,都是在香港這個優質營商環境裡做生意搵食,是政策受惠者,亦是經濟繁榮的貢獻者!請記住:納稅人的一分一毫都是熱騰騰的血汗錢!絕非冷冰冰的數字!

在這裡就知道的過去2年的公司報稅所知所學作一些分享,如有錯漏歡迎專業的審計師和會計公司指正。

什麼公司需要報稅?

根據《公司條例》一般而言,只要你是香港成立公司經營業務,只要已開業,有生意的往來,無論生意是否賺蝕,都需要按時填妥利得稅報表和交回稅務局以供評稅之用,而有限公司更需要每年聘請核數師進行核數審計 (Audit) ,以確保該公司報稅表符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。 課税範圍包括任何人士,包括法團、合夥業務、受託人或團體,在香港經營行業、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、專業或業務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應評税利潤 (售賣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),均須納税。
以下情況可獲豁免報稅:
  • 尚未開業,停業或尚未重新營業,屬於「不活動公司」或稱「休眠公司」可以豁免報稅*。
  • 公司未有利潤甚至虧損,可向稅務局申報無須遞交利得稅報稅表*。

公司未開始業務,沒有任何活動,可視為「不活動公司」或稱「休眠公司」,但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:

  • 沒有進行任何會計相關的交易記錄
  • 沒有擁有任何銀行戶口

換言之,如果公司曾在該財政年度進行任何買賣,或擁有銀行戶口,便不算是不活動公司或休眠公司,需主動以書面形式通知稅務局,否則將面臨罰款。如果公司並不符合不活動公司或休眠公司的條件,仍作出「零申報」,稅務局便會對公司進行實地審核及調查。如果發現公司有不實申報的情況,便會作出檢控並追回欠款,一經定罪可被罰款HK$10,000及相當於稅款的3倍。若然公司是刻意逃稅瞞稅,更可罰款HK$ 50,000 及 監禁3年。

如果向稅務局申報未有利潤甚至虧損而不需遞交利得稅報稅表,稅務局有可能在未來的3年不發出稅表通知,但並不表示有關公司未來三3年不需要做賬和核數審計,只是稅務局不會主動發出利得稅報稅表而已;一旦公司開始賺取應評稅利潤,就需要在該課稅年度結束後的4個月內,主動以書面形式通知稅務局,否則將面臨罰款。據香港政府的《稅務條例》第51C條規定,所有在港經營業務、專業、行業者,必須就其入息及開支備存紀錄,並至少為期7年,以確定其應評稅之利潤。

最後需要注意:香港公司沒有收到稅表並不代表不需要報稅,亦需主動以書面形式通知稅務局。
逃稅被判事例:https://www.info.gov.hk/gia/general/200102/07/0207271.htm

公司報稅時間?

  • 報税表發出日起1個月內;
  • 新成立的公司首次報税為成立日起計的18個月後3個月內;
報税表類別: 發出日期:
個別人士報税表(BIR60) 每年 5 月份第 1 個工作日
(2021/22課税年度的個別人士報税表(BIR60)於2022年6月1日發出。)
物業税報税表(BIR57或BIR58) 每年 4 月份第 1 個工作日
利得税報税表(BIR51BIR52BIR54 每年 4 月份第 1 個工作日
報税表發出日起 1個月內
香港稅務局會在每一年度的4月第1個工作日向全港公司批量發出利得稅報表,一般而言,所有公司需要在稅表發出後的1個月內遞交。
新註冊公司首次報稅時間
如果是新成立的公司,第一次報稅時間是在法定成立日起計的18個月內,稅務局才會發出第一份利得稅報表。而且稅務局會主動給予新成立的公司享有額外2個月時間填寫報表,即總共 3 個月時間填寫報表並提交,但不允許再次申請延期。

延期提交公司報稅表的2個方法

  • 符合資格的公司以電子報税可以延期2星期;
  • 公司可申請延期提交報稅表。

使用電子報税

税務局為推廣電子報税,小型法團和小型合夥業務如以互聯網填寫及繳交報利得税報税表,可以有多兩星期的延期申請,唯需要注意所須符合以下的條件:
  • 它在該課税年度的總入息不超過2,000,000港元;
  • 它並無任何根據《税務條例》第20AE、20AF、20AX及/或20AY條被視為其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評税利潤;
  • 它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評税利潤/經調整的虧損沒有包括任何得自《税務條例》第14A(4)條所指的「短/中期債務票據」(在2018年4月1日之前發行)的利息、利潤/虧損,或《税務條例》第14AB條所指的專業再保險人、獲授權專屬自保保險人、指明保險人或持牌保險經紀公司的利潤/虧損,或《税務條例》第14C條所指的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的合資格利潤,或《税務條例》第14G條所指的合資格飛機出租商或合資格飛機租賃管理商的合資格利潤,或《税務條例》第14O條所指的合資格船舶出租商或合資格船舶租賃管理商的合資格利潤;
  • 它在該課税年度並無根據《税務條例》第49(1)條或49(1A)條所指明的安排申索任何雙重課税的寬免;
  • 它並未有就該課税年度取得任何有關其税務事項的事先裁定;
  • 它在該課税年度的評税基期內並未曾因使用在《税務條例》第15(1)(a)、(b)或(ba)條所列舉的知識產權或轉讓在《税務條例》第15(1)(bb)條所指的表演者權利而支付或應累算款項予非居住於香港的人士;
  • 它並無根據《税務條例》第40AB條及附表17A,在該課税年度以指明另類債券計劃的「發起人」或「發債人」身分就某安排申索以債務方式處理税務;
  • 它在該課税年度不是非香港居民人士設於香港的常設機構;
  • 它不是船舶擁有人;
  • 它在該課税年度並無根據《税務條例》附表16D申索具資格附帶權益的税務寬減;
  • 如屬法團,它在該課税年度並無申索扣除監管資本證券所產生的分派;及
  • 如屬合夥業務,它在該課税年度的評税基期內屬不多於6名合夥人所經營的合夥業務(包括在該課税年度的評税基期內退出的合夥人),而所有合夥人都是個人。
電子報税詳細資料: https://www.gov.hk/tc/residents/taxes/etax/services/completion_pfr.htm#con

申請延期提交報稅表

當然凡事有例外,如果公司需要申請延期提交報稅表,只要有合理的原因,公司税務代表 (執業會計師) 在整批延期計劃下,辦妥申請延期提交你的該度利得税報税表,提交期限通常延期至下述日期,需注意稅務局會將稅表按結賬日期分為3大類 (N類、D類和M類) 各自可延長的提交期限各有不同。
以2021/22年度報税為例:
結帳日期 實體報表可延期至 電子報稅可延期至
結帳日期 N類
(結帳日期介乎4月1日至11月30日)
2022年6月30日 2022年7月14日
結帳日期 D類
(結帳日期介乎12月1日至12月31日)
2022年8月31日 2022年9月14日
結帳日期 M類
(結帳日期介乎1月1日至3月31日)
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11月29日
結帳日期 M類
(結帳日期介乎1月1日至3月31日)
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11月29日
結帳日期 M 類 (有虧損的個案) 2023年1月31日 2023年1月31日
延期報稅申請類別 延期申請表格 截止日期
新客戶的延期申請
(在 2022 年 4 月 1 日及 2022 年 4 月 4 日發出的報税表)
按此下載 2022年7月2日或之前
一般延期申請
(不包括 2022 年 4 月 1 日及 2022 年 4 月 4 日發出的報税表)
按此下載 報税表發出日期起1個月內
虧損個案的延期申請 按此下載 2022年11月1日或之前
所有電子報税客戶 按此下載 提交報税表的限期前7個工作天或之前
公司稅款如何計算?

公司稅款如何計算?

香港公司利得稅採取「兩級制」,適用於所有在香港營運並賺取需課稅利潤的公司:
公司類別 首HK$200萬盈利的利得稅率 超過HK$200萬盈利的利得稅率
有限公司 8.25% 16.5%
無限公司 7.5% 15%
注意:一個集團最多只能為一間子公司申報兩級制稅率,其餘業務必須按 15% 或 16.5% 課稅率課稅。

有限公司報稅如何計算?

假設有限公司 A 在該課稅年度的應評稅利潤為 HK$8,000,000,其應繳稅款計算如下:

應評稅利潤: HK$8,000,000
按 8.25% 計算的應繳利得稅: HK$2,000,000 X 8.25% = HK$165,000
按 16.5% 計算的應繳利得稅: HK$ (8,000,000 – 2,000,000) X 16.5% = HK$990,000
總應繳利得稅: HK$ (165,000 +990,000) = HK$1,155,000*

無限公司報稅如何計算?

假設無限公司 B 在該課稅年度的應評稅利潤為 HK$8,000,000,其應繳稅款計算如下:

應評稅利潤: HK$8,000,000
按 7.5% 計算的應繳利得稅: HK$2,000,000 X 7.5% = HK$150,000
HK$ (8,000,000 – 2,000,000) X 15% = HK$900,000 HK$ (8,000,000 – 2,000,000) X 16.5% = HK$990,000
總應繳利得稅: HK$ (150,000 + 900,000) = HK$1,050,000*
兩級制稅率不適用的稅款計算的例子:
應評稅利潤: HK$200,000
按 15% 計算的應繳利得稅: HK$200,000 X 15% = HK$30,000
總應繳利得稅: HK$30,000
注意:*未有將稅項寬減優惠計算在內。

利得税報税表

法團利得税報税表:BIR51
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1頁第1至第3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1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2頁第4至第8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2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3頁第9至第10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3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4頁第11至第13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1第4頁

法團以外的人士利得税報税表:BIR52
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1頁第1至第2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1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2頁第3至第7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2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3頁第8至第10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3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4頁第11至第12部
利得稅報稅表BIR52第4頁

有關非居住於香港的人士利得税報税表:BIR54
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1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1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2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2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3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3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4頁
利得稅報稅表BIR54第4頁

公司報稅價錢

會計公司 公司報稅價錢 報稅服務內容
Topminds 創思會計 HK$500起
  • 提供利得稅計算表
  • 填寫及遞交利得稅報稅表

公司報稅FAQ

一般為每年的3月31日或12月31日作為計稅基期。一般的法定財政年度為3月31日,而選擇在12月31日作年結的主要是一些在中國大陸作投資用途的香港公司,為與國內的財政年度相互銜接,而多選擇以12月31日為財務基準日期。
公司於某一課稅年度所蒙受的虧損,可予結轉並用以抵銷該公司隨後年度的利潤。
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有大量外國公司在香港成立分公司,香港給予這些公司大量稅收優惠政策,所以在香港的公司報稅,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繳納稅收,例如公司利潤不是來自香港,可申請離岸所得稅收豁免;如果公司利潤來自香港,也可以通過成本開支來抵消公司利潤。
香港商業生態運作成熟,與世界接軌,公司一般報稅所需的資料較為簡單,主要為公司基本資料,例如公司商業登記證 (BR)、公司註冊證書 (CR)、公司章程等和公司賬目資料,例如銀行月結單、銷貨或收入發票,購貨、加工費發票或收據、費用支出發票或收據和購買或賣出固定資產的發票或收據等。而審計的時間,就視乎賬目的多少和復雜情況而定。
任何在香港成立公司都需要報稅,即使該香港公司只扮演代收代付的角色,也需要按時向香港稅務局提交公司報稅表。
有關公司報稅的有用資料和來源參考:

內容目錄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